今年25岁的程利亚是河南洛宁县人,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如今又回到了故乡,“希望能够离家人近一点,不至于给自己留下遗憾。”
他说,小时候,他几乎在村子里的每户人家里都吃过饭,那时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外打工,他的父母也不例外,每当到了饭点他走到哪户人家的门口,看到他的大爷大娘都会招呼“利亚啊,吃饭了没有”,如果没吃饭,就会留他到家里吃饭。
“小时候我还是比较好动的,父母就问我想不想学武。”程利亚说,当时他是看着武打电影长大的,的确对武术很感兴趣。于是,在他11岁时就离开了老家,到少林寺的武校学武。
由于成绩优异,2012年他获得保送北京大学体育学院学习的资格,为了减轻父母负担,他出人意料地放弃了保送资格,选择了到南方城市闯荡。
在他18岁武校毕业之后,就到了广东东莞当起了武术教练。“无论在武校的时候,还是在之后学跑酷的时候,我都是比‘痴’的,一有时间就会去练。”
他说,由于朋友看到他一有空就会练习,觉得这个人“像疯了”一样,于是就“疯子”“疯子”地叫了起来。“我也觉得没什么,就都这样叫起来了。”
当记者问及该怎样称呼他才好时,他毫不介意地说:“叫我‘疯子’就行。”
喜欢上跑酷赢得百万粉丝
“其实我的第一条短视频还真不是拍跑酷的。”在东莞当教练的五年多时间里,他还曾在湖南长沙当过一段时间教练,正是在长沙时开始接触到了快手视频。
他继续说,当时就有朋友给他拍了一段他打沙袋的短视频,结果就在网上传播开了,“一下子增长了一两万的粉丝,播放量有五六十万,心里还是挺高兴的。”
当回到东莞当教练时,程利亚认识了喜欢跑酷的朋友,于是两个人就一起练了起来。“主要就是找一些国外的视频看,然后学习动作。”他说,可能是他有着6年的武术功底,许多看起来很难完成的动作,他看完了一遍之后就觉得自己可以做到,然后就不断模仿起来。“我喜欢上一个事,就会特别‘痴迷’去做这件事,一有时间就会自己练。”也是从那时开始,他另外有了一个称呼叫“程疯子”。
随着自己跑酷技术的不断提高,他的粉丝也在直线上升,到了现在,粉丝两已经达到了220多万。
“看起来视频中的动作很难或很危险,其实我心里都有底的。”他告诉记者,由于自己不断地练习,让困难的动作完成起来有足够的信心,而不是去冒险做一些自己很难去把握的动作。
“我的首要原则,就是要保证安全。”他笑着说,毕竟自己还年轻,还有许多想经历但还没经历的事情。
程利亚
觉得自己非常幸运
“有句话叫‘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’,受伤是在做难免的。”程利亚说,只要是做运动,就会受伤,就算是职业的运动员也不例外。
他回忆说,在刚刚开始学跑酷的时候,家里人是反对的,觉得太危险了。“但是当我练好了给他们看过之后,又说自己一定会保证自己的安全,家里人才放心。”
在东莞当了五年的教练之后,他选择了回到家乡创业,开办了一家专门学习跑酷的学习班。“当时想的就是能够离家近一些,学员们有不少都是我的粉丝。”
回到家乡之后,他也有了自己新的目标——“希望我的学生,今后能够在国际的跑酷舞台上展现自己。”
“我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,能够将自己爱好与事业结合在一起。”他说,如今开办跑酷学习班,尽管赚不到什么大钱,但能够养活自己,能为父母养老,已经觉得是非常幸运的事了。加之曾经多次避免严重受伤,让他更是觉得自己是幸运的。
他告诉记者,无论是在自己训练还是在教导学生时,他都会强调“保证安全”,“绝对不要去做自己没有把握的危险动作。”
“今年的那次腰伤之后,我就休息恢复了一段时间,以教学为主,但现在我几乎好完全了,又可以去跑酷了。”程利亚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